居家住宅在巢湖湖畔,离巢湖真的很近,步行数分钟便可到达湖边。
晚饭后,余辉尚存,散步去巢湖大堤。路过堤下三口池塘,微风吹皱平静塘水,在夕阳下金色涟漪荡漾。塘边黄色芦苇与翠绿垂柳相映,田埂下,有农妇在蔬菜地劳作。柳树下支架着色彩艳丽的电动车,千年传承农作与现代文明融合,却是别有一番风味。
走上巢湖大堤,豁然开朗,前有八百里烟波浩渺巢湖水,后是大地泛绿春色盎然。湖风拂过,带着早春寒意,湖水拍击岸边石块激起白色浪花。远眺,极目下一望无际的湖面并无半点帆影,天边处,水天一色。
这就是巢湖,养育皖中平原数百万民众的巢湖。在这壮丽的大自然赋予的景色前,怎么能不激起对美好山河的热情。千百年来,巢湖便是著名的渔米之乡。巢湖又是兵家必争之地,在历史上举足轻重。巢湖历史悠久,自古便设府建城。
据科学家研究论证,巢湖应该是500万年前地壳板块运动形成的湖泊。但是广大民众并不认可,他们更相信另外一种美丽神话传说陷巢州,长庐州。
相传东汉时期,在现在巢湖水面是一座城池,名谓巢州。某天,突然狂风大作,暴雨滂沱,紧接着,天崩地裂,巢州城陷入地底,湖水涌出,巢州城原所在地成了湖泊,便是巢湖。离巢湖边不远处出现一片陆地。渐渐有人在此陆地上休养生息,于是形成新城镇,便是庐州(今合肥市)。
传说必竟是传说。其实商代起便有巢湖府建。商时称南巢。春秋属楚国称巢邑。秦统一后改称居巢。汉时设居巢县,归属庐江郡。元后改巢县,属庐州府直至清朝灭亡。民国时划归安庆道。建国后先归芜湖市管辖,58年改归合肥市管辖。61年又复归芜湖市。65年建巢湖专区,自立门户。2011改为县级巢湖市最终纳入合肥市版图。
巢湖自古素有渔米之乡之美誉。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巢湖,风调雨顺,季侯分明,人杰地灵。巢湖鼎盛时湖面达2000平方公里,现仍有800平方公里。项羽谋士范增,三国周瑜,清代丁汝昌,民国冯玉祥,戴安澜,张治中均出自巢县,还有书画名家林散之也是巢县人。
巢湖银魚,白米虾,大闸蟹合称巢湖三珍。巢湖中魚类除青魚,草魚,鲢魚,鳙魚四大家魚外,更有翘嘴红鲌著名。当然,鲈魚,鲫魚,鲤魚也是常见。巢湖麻鸭,都督毛峰茶,黄麓葡萄,居巢石榴,炯炀滩梨,姥山枇杷,枯皋镇白桃不胜枚举。
巢湖自古以来山青水秀。人们种果树茶树谋生,湖中白帆点点,渔民捕捞富足。可惜自六十年代起,巢湖遇上了从来没有的污染。在那个动乱的时期,由于没有严格的管理,生活污水,工业废水毫无节制地向巢湖排放,没有几年,把美丽的巢湖祸害成污水塘。尤其八十年代后,湖泥淤积,水质恶化,水中含氮,总磷含量严重超标,已经达不到饮用水标准。严重时,巢湖岸边大型水生植物相继消亡,蓝藻疯长,从西半湖蔓延到东半湖。湖水一度呈现出可怕的腥绿色,臭气熏天,舟船难行。巢湖周边,杂草丛生,蚊虫肆虐,生存环境受到严重伤害。
我站在巢湖大堤上,望着八百里诺大湖面,心绪难平,怨气难抑。经济需要发展,但决不能够以损坏环境为代价。当感到切肤之痛才醒悟已经够迟钝了。巢湖存在千万年,历经朝代更迭,战火动乱,人亡地失,也被侵略者强占过。但无论何时,山是绿色的,湖水是清澈的。为什么在现在遭受如此伤害。岂不说文明不是在进步,而是在倒退。特殊时期养成人们自私自利,急功近利。只顾向大自然无序索取,而对维护大自然不管不问,受到大自然的无情惩罚是自食恶果。
我想,我们的所作所为不能给子孙后代留下千古骂名。庆幸巢湖污染给了管理者和所有的巢湖子民当头棒喝,痛定思痛,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治理污染。出台地方法规严格控制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向巢湖排放。改变巢湖周边种植种类,减低或不用化肥,治理蓝藻。特别是自2020年至2030年十年禁渔禁巢湖捕捞,让不堪重负的巢湖水得以休养生息。所有渔民封存渔船上岸谋生,很多被安排在住宅小区当保安保洁。也有一些渔民开办农家乐小饭店,让岸上衔道热闹非凡,自己也收入丰厚,尽管不让问题发生是最好的,可在已经发生无可奈何下,下大力治理还是有效的。近年巢湖水质已降至轻度污染。我搬至湖畔已达三年,搬来后已经看不到巢湖蓝藻,巢湖水也无异味。让人谈之色变的蚊虫之害也没啥了不起。我加装了个纱窗,卧室不用挂蚊帐,整个夏天也难见几只蚊子。不过吃巢湖魚有点难度了,银魚很难见到,白米虾应是周边小湖泊的,大闸蟹则都来自庐江繁昌。不过为了早日还巢湖洁净,少些口舌之欲也无妨。
天色渐暗,尽管有些恋恋不舍,还是离开巢湖大堤。住的如此之近,想来再来便是。当走近小池塘,塘边竟惊飞几只野鸭。望着野鸭在池塘水面扑腾而逝走,大喜,动物比人类更能感受大自然的变化。野鸭愿意归来,说明慢慢接受了变清的巢湖水。宣传称,巢湖上已经能看见白鹭的身影,原先不信,现在我相信了,希望哪天能亲眼欣赏下白鹭。
夕阳就要隐去,明天依然会升起。巢湖沉沦过,一定还会崛起。巢湖水一定会象历史上那样清澈怡人,与日月同辉,与山河永存,千秋万载巢湖水。